“秋凍”并非人人適宜 這些人當心凍出病

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于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隨著秋味漸濃,氣溫逐漸走低。這時還要不要“秋凍”了?如何才是“適當凍一點”?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發布的9月“科學”流言榜給出詳細解答。

該文表示,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過渡階段,適當地讓身體處于涼爽的狀態,接受一些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強機體耐寒能力和體表的抵抗力。不過,晚秋時節晝夜溫差增加,一旦有強冷空氣活動,氣溫急劇下降時,就應及時、適當地增衣保暖,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秋凍”并不是人人適宜。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受寒冷刺激后,會使原本就有病變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嚴重,加上“秋燥”常引起體內缺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極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

胃腸道對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著涼,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復發,嚴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發癥。

有支氣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凍”,寒冷會對人的氣道產生不良刺激,使得疾病復發或加重。

患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常反復出現腿部脹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癥狀加重。

糖尿病常并發血管神經病變,表現為微循環障礙、手足麻木等,寒冷刺激不但會加重糖尿病,還可能加重微循環障礙,導致血管神經病變進一步加重。

此外,對“秋凍”的理解也不應局限于天氣轉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還應加強體育鍛煉——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人體新陳代謝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強。

來源:央廣網

為您推薦

搜索
91精品无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澡狠l澡欧美老妇|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亚洲综合无码中文字幕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