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間,我帶上相機再次走進寧強縣鐵鎖關鎮周家壩小學去了解當地的“農耕文化”。
四月中旬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建調度現場會在鐵鎖關鎮周家壩小學召開。進入周家壩境內,好一派田園風光!雖道路狹窄,但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小橋人家,雞鳴犬吠。作為文史愛好者,憑直覺我認為這又是“寧強記憶”應該記住的地方。
一路顛簸 ,一路寧靜,一路遐想,當看到醒目的標語時,我們想周家壩小學應該到了。真的也到了,現代化的教學樓、塑膠跑道、軟化活動場地,深厚的育人氛圍。當時我想這所現代氣息的學校和古樸的村莊有一個融合點就更加完美了。
在參觀過程中,校園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旁的農耕文化展示區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影響,風車、碓窩、犁頭、半桶、漏篩、背簍、蓑衣、鼎鍋、背架子、瓦桶子、打杵子、姜窩子、大石磨、水磨子、桐油燈盞等勞動工具,儼然一個村史館。
周家壩境內多淺山丘陵,全村1000多人口,主產玉米、水稻、馬鈴薯等。解放后,廢保甲制 ,但區域劃歸頻繁,周家壩鄉(英勇公社)隸屬鐵鎖關區。
像其它小規模學校一樣,周家壩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始建于1944年,當時叫保國民學校,慢慢發展成八年制學校、九年制學校。隨著撤鄉并鎮(原周家壩鄉并入鐵鎖關鎮),學校部點調整,周家壩只保留了小學。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建對小規模學校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周家壩小學決定以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依托,傳承當地農耕文化。在得到縣少兒體校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發動全體師生到附近農戶家中收集過去保留下來的勞動工具。一邊收集農具,一邊了解當地的農耕文化,收獲滿滿。最后老師抬石磨、搬碓窩、扛半桶、抬風車,把這些東西運回學校,精心布置,巧妙設計,一個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展示區就落成了。
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越來越多,農村孩子對土地漸行漸遠。通過學生對勞動的體驗,讓他們體會父母的艱辛,從刀耕火種的原始勞動工具到現在趨于現代化的農業發展,讓他們感受先輩的勤勞和智慧。
(作者:唐波)